▉禪堂開示錄

字級大小:

A-

A

A+

五蘊無我禪觀---心培和尚

回目錄

⊙本篇要旨

明五蘊無我的道理。禪觀五蘊無我,正觀地、水、火、風四大元素,以及受、想、行、識精神感受的形成,皆是無我空性,即《般若心經》所說「照見五蘊皆空。」如此才能斷除我法二執,「度一切苦厄……,遠離顛倒夢想,究竟涅槃」。 五蘊無我禪觀。

班首師父慈悲,維那師父慈悲,各位同參!

歡迎大家參加禪修會,能有這個發心,是非常有意義的事情,因為大家已經懂得想藉由參禪修行,增長福慧。

諸位現前心,有沒有處於自在的狀態,有在擔心什麼嗎?為什麼要禪修?如果身心分分秒秒都處在自在、無憂、放下的狀態,又何必多此一舉來參加禪修呢?之所以禪修就是要讓我們能夠活得自在。

「自在」二字聽起來容易,但是要能體會和做到,就不是那麼容易了。《般若心經》說:「觀自在菩薩,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,照見五蘊皆空,度一切苦厄。」當我們能夠從禪修來透視生命的本質,是處於無自性的狀態,就有辦法在每個當下體會自在。反之,若對這個「五蘊身」漠不關心,或是縱容五蘊的熾盛,任其造作惡的行為,未來就有得苦受了。

我們對於「五蘊」究竟了解多少?五蘊是物質的「色法」-地、水、火、風四大,與精神的「心法」-受、想、行、識組合而成的。我們之所以六根接觸六塵產生心的認識作用,乃結合了「色法」和「心法」,才構成五蘊的生命形態。因此,這當中如果沒有一個心識,也就無法發揮作用。好比人死了,神識離開了身體,它就成為不起作用的物質體。

《雜阿含經》說:「色無常,無常即苦,苦即非我,非我者亦非我所;如是觀者,名真實正觀。如是受、想、行、識無常,無常即苦,苦即非我,非我者亦非我所;如是觀者,名真實正觀。」

以下就依五蘊的「色法」和「心法」為大家分別解說:

一、五蘊的「色法」:

地大、水大、火大、風大

「色法」,有質礙的意思,凡是物質體,必然有體積,彼此會障礙、撞擊,進而產生變化。「色法」分析如下:

(一)「地」大

「地」大,其性堅硬,例如身體的牙齒、指甲、骨頭。若受到外力傷害,苦就產生了。

(二)「水」大

「水」大,其性濕潤,人體約有百分之七十為水的成份,水有攝集的作用,像血液啊、唾液、鼻涕等分泌物都是。

(三)「火」大

「火」大,其性溫暖,人體要保持攝氏三十七度的平均溫度,假若身體過熱或過冷,就會產生疾病,因此火大的調節,需要靠其他三大來平衡。

(四)「風」大

「風」大,其性為動,只要有空間,這個風大會帶動其他三大。好比人的身體每天不斷在新陳代謝,如果沒有風的帶動,就無法順利將體內的營養吸收及穢物代謝出去。

二、五蘊的「心法」:

受蘊、想蘊、行蘊、識蘊

「心法」,是受、想、行、識的組成,屬於有漏法,它是一種無明煩惱的積聚心。「心法」分析如下:

(一)「受」蘊

「受」,指感受,領納的意思。乃是我人的身心器官和外界接觸時的感覺。有關「受」的類別,我們可分為兩種:

第一種是「身受」:意在說明我們的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等五根,對塵境所產生的感受。可分為苦受、樂受、不苦不樂受,感受到順境而生起的稱為樂受,樂受容易生起貪心。感受到逆境而生起的就稱為苦受,苦受容易引發瞋心。若感受到非順非逆而生起的就是屬於不苦不樂的受,不苦不樂容易生起愚痴心。

第二種是「心受」:即是我們意識對塵境所產生的情緒反應。意識領納到順境所生起的感受,就稱為喜受;意識領納到逆境所生起的感受,就稱為憂受。

苦樂二受的感覺較弱,憂喜二受的感覺較強,但身、心二受也有連帶的關係,譬如,身受到熱的侵襲,會感到心煩;若是受到涼風的吹拂,則會感覺愉悅,所以我們身心的感受可互相為用。總之,凡身、心的一切感受,都可稱為受蘊。

佛經比喻「受」如水泡,不管是樂受、苦受、不苦不樂的受,都像水泡一樣無常,很快就幻滅消失,因此感受並非真實。例如,我們坐禪盤腿會痛,之前沒有盤腿並不會痛,為何盤腿就痛了呢?仔細思惟,發現原來它處於無常變化當中,千萬不能迷失本心。因此,參禪過程,不管是身心產生輕安,或是苦受的變化,心念都應清楚不能迷失。

我們每天的生活,是如何面對苦受、樂受、不苦不樂等感受?當然,每個人對「苦受」的定義不同,例如,同樣的一杯飲料,有的人喝了感覺好喝,有的人卻覺得苦澀難喝。然而,飲料口感,「如人飲水,冷暖自知」,你說,是這杯飲料的問題嗎?其實,法無善惡,人心有別啊!雖說如此,我們也不必排斥現前境,應心甘情願的接受它,因為已由境看到心的問題。只要轉個觀念,就能昇華為智慧。我們亦須明白,娑婆世間是苦樂參半的,知苦才能離苦,有苦才容易想到修行!苦是修道者的逆增上緣。然而,反觀在天道享福的眾生,每天享受著快樂都來不及,哪還會有心情想修道呢?

世間的一切法,都隨其關係因緣條件的不同,而不斷在變化。因此,我們應以佛眼看世間,不會因身心對受所產生的變化而動搖心性,應善於觀察此「受」,不管是苦受、樂受,乃至不苦不樂的受皆不可得,因為修行目的主要是證得無漏慧。故不應使心念停置於這三受當中,如果一味的耽著於受,不願捨離,這將成為障礙成就無漏慧的因素。

(二)「想」蘊

「想」,有「取像」之義,是我人內心與外境接觸時,所起的認識作用。當我們認識境界時,心即攝取境像而現為心像,由此表象作用,構成心對像的概念,進而安立了種種語言文字。「想」蘊是我人心識中的概念、思想、了別;「想」蘊它的特性就是「於境取像為性」。這是六根和六塵相接觸時所生起的概念,有了思想、了別、分析、綜合,就會發動行為的力量。

佛經對於「想」蘊,形容如陽燄,照射在沙漠上,水溶溶的,遠遠看去,好像有個景像在那裡,看起來彷彿似有,實則如空花水月。我們的「想」蘊就是這樣,當你有了樂受,你是怎麼想的?呀!好快樂喔,陷入想像之中,心中製造出快樂的想像,且越多越好。但是當受到痛苦的時候,也是一味的想設法要排斥。俗話說:「一樣米,養百樣人!」每個人想像的空間各有不同,所以才會有「同床異夢」的成語。因此,我們不能迷失在「感受」裡,更不應迷失於錯誤的「想像」當中。

如果有佛法,用佛法的角度來觀「想」,你就不會那麼苦。快樂來了,你放下,用平常心看待;苦來了,正好!可以拿它來考驗自己修行的功夫,看當下的心動不動?甚至你去想一想,這個社會的殺、盜、淫、妄、酒、毒品、綁票、撕票等迷惑造業的苦難眾生;乃至貧窮困苦的地方,有些人三餐不繼,餓得瘦骨嶙峋,奄奄一息的躺在荒漠之上。能這樣正觀,如實的憶念,對世間會生起出離心,繼而啟發你的菩提心,廣行慈悲,救度眾生。

(三)「行」蘊

「行」,指「造作」為義。因有前面的思想和概念,就會有我要做什麼的意志作用。因而產生身、口、意的行為。我們為什麼會有這個生命體?因為過去的無明,造作了行的業。因此,對於身、口、意的行為,要很小心,這都肇因於心念的問題,如果不好好的修心,將來還是要面臨同樣的問題。

所以佛教「八正道」之一的「正業」,就是教導我們的身、口、意行為,要遠離殺生、不與取、邪淫等一切邪妄。大家想要修道,就是依此「八正道」來禪修,如此才能夠修行如法,跟「法」相應,才有辦法解脫生死。

(四)「識」蘊

「識」,指心、意、識三者,其體實為同一。即心(心王)能集起各種精神的作用,故稱為心;心能思惟度量,故稱為意;心能了知識別,故稱為識。

據大乘之解釋,心、意、識三者各有差別。唯識宗主張第八阿賴耶識能積集種子,故稱為心;第七末那識能思量起我執,故稱為意;前六識能認識對象,故稱為識。

這裡的「識」指的就是我們的精神主體,以及五十一種心所有法的心理作用。簡單來說,就是我人累世輪迴以來身、口、意行為的痕跡。

五蘊當中的「識」蘊,佛經比喻為幻事,好像是一個魔術師,想要變出什麼就變出什麼,完全沒有個實體。然而,如果沒有心識,我們的身體就沒有辦法動;沒有了心識,身體也無法感受、想像與行為動作,因為有心識才有這一些。

「五蘊」就是「我」的代名詞,你現在身體坐在蒲團上,在聽、在感受、在思惟的就是五蘊。因此,當我們在數息、觀呼吸等基礎法門上面,將心調得專注了,就應該進一步來觀察,跟我們最貼切,每天都在一起的「五蘊」,我們對它究竟了解多少?如果你不願意去透視它,卻認為有一個「我」在苦,這不是很冤枉嗎!

藉由我剛才的分析,你能找到一個「我」嗎?如果四大分開了,五蘊離散了,如同將手掌打開,請問你拳頭在哪裡?它只不過是五隻手指頭合起來,才有一個拳頭呀。如果你的智慧夠,其實也不用這麼大費周章的分析,我們當下觀照,就知道它的本質就是無自性,當體即空。可惜的是,福德因緣不夠時,或是心還很散亂,根本觀想不起來,這時,就需要仰賴善知識引導。

因為我們執著有這個色身,所以才會有苦。那麼這個「色法」從哪裡來呢?這個「苦」的結果從哪裡來呢?就是我們不明白「色法」與「心法」的關係;不明白「色法」與「心法」,也是假一時因緣聚合的幻有。所以才在根、塵、境交互作用下,生起迷惑而造下貪瞋痴的業,感得這個果報體。因此要藉由聽法才能夠理解,才有辦法放下對身心的執著,並以此身體來培修福慧,創造因緣。

我們不管今生是貧窮還是富貴,都應對五蘊有深入的了解,如此才能看破、放下,解脫自在,才能更積極的廣結善緣,圓滿人生。

世間有些人為什麼會貧窮?原因乃是缺少布施,因此布施結緣很重要!我們倘若沒有色身,又如何修行布施?

所以,我們要善調這個五蘊身,讓它成為一個修行的法器,每天從觀念修正,從行為要求,調和身心。禪修就在於調整觀念與行為,例如,以「觀呼吸」讓散亂的心專注,從專注引發禪定,藉由定力起觀,思惟佛法。這樣才有辦法達到身心自在,當身心都自在,則每天的生活,待人處事,或任何時刻也就能夠很自在。

禪修能培養寧靜的心,看到生命真相,處在生滅變化之中,沒有一刻停留,從而逐漸發現,實質上並沒有一個「我」的存在,一切只不過是因緣所生法。因為這個生命體,是有為法,會敗壞,也不能長久。我們若對五蘊認識不深,就容易產生執著,以致被執著的苦束縛,因此,怎麼能不去認識這個生命呢?

大家進禪堂,將禪修的基礎功夫建立之後,就應該進一步於「五蘊」身心上面,好好的觀察,到底它是不是實有的?如果它是實有的,它應該可以自主,可以藉由五蘊得到持續的快樂,然而卻不是這樣!當我們偶爾生病,感得風寒時,就做不了主,還要靠看醫生、吃藥、休息等眾多因緣才能逐漸恢復。如果病入膏肓,一息不來,也就無法存活了,可見得我們的生命非常脆弱。

有的人以為自己能活到一百歲,那是一念妄想。人的生命,你說它很長嗎?這要看每個人的福德因緣。過去種下什麼因緣,今生就會有什麼遭遇,有的人比較健康,有的人卻常常生病,實在辛苦!儘管身體暫時健康,但是能夠維持多久時間呢?十年、二十年、三十年……,最多一百年吧!其實,無常隨時有可能會降臨,我們應如是思惟,就能把握現前清明的心,善用色身,借假修真。

對五蘊禪觀時,不要厭惡及排斥,它只不過是因緣法,對於五蘊熾盛所生起的種種欲望,這是心的問題,是我們沒有把心修好、調好,才感得這個有為、有漏的色身,故不應厭惡及排斥。既然是有為法就會有壞滅的一天。

佛陀早就體悟到,人只要一出生就會有老病死的狀態。雖然佛陀有福德因緣出生在皇宮,成為太子,父親淨飯大王也一直想方設法要滿足太子的欲求,甚至不讓太子看到人世間的苦難。但是有可能嗎?太子經由侍者車匿的協助,駕車出城。他看到老人,就問車匿:「我以後也會像這個樣子嗎?」車匿說:「當然會啊!凡是人一出生就注定要老。」再看到生病的人、死人,太子都一一詢問車匿:「我以後也會像這樣嗎?」車匿都說:「會的。」太子非常的利根,非常的有智慧,這是他與生俱來的善根。

當車匿為太子這樣說明的時候,太子不是只想到自己未來的苦受,他同時感受到一切眾生的苦。所以,有一天夜半,他趁著大眾皆睡時,騎著白馬出城,往寂靜的修道林去,發心出家。所以我們現在才能夠聆聽到佛陀為眾生留下來的真理法寶。

現在我們既已瞭解,就應該用心在每一個當下修行。例如,佛光山的這座禪堂,每年都有好多人回山參加禪修,然而「參禪」只有在禪堂才能修嗎?如果我們的觀念一直認為,只有在禪堂才是修行,那麼,除了禪堂的修行之外,其他處所及一切行事的時間裡,如何用功安住身心呢?好比認為在佛殿拜佛、誦經,這才是修行,其他的時段怎麼辦呢?一天二十四小時,我們又是怎麼過的?如何運用佛法呢?

我們用功,要在心上用。怎麼用?可以常常觀察心中貪、瞋、痴放下了多少?例如,在坐禪,你對坐禪這件事情貪著嗎?可能心想:「趕快能夠修出四禪八定,享受喜樂、輕安。」諸位!這是一念貪心,倘若起了這樣的心,還有辦法進入禪定嗎?再者,大家在修行,不管修持任何法門,都應該要發菩提心,我們今生有因緣親近三寶,又能親近佛光山這個座大乘佛教的菩薩道場,不應該只為自己修,只求自己解脫而已。我們要藉由觀察五蘊身心的苦,繼而觀察到一切眾生也正在受苦,這樣才容易引發自利利他的心。

剛才說禪修,要能修出自在之心,把內心擔憂、放不下的事,都透過禪修釋放出去。進禪堂修行,並不是要得到什麼,而是學會放下什麼!藉由聽開示,讓內在的壓力、緊張、擔憂、一概都放下。以專注的心學習,自能達到成效。假如聞法時不太明瞭,也不用氣餒,只要對佛法的學習多下功夫,聽法的善根福德因緣就能慢慢具足?這些都要靠自己努力。各位!人身難得,佛法難聞,如果沒有禪堂寧靜的修行環境,作為我們習禪的助道因緣,又怎能淨除無明妄想呢?

佛光山禪淨法堂於一九九三年完工啟用,到目前已有十多年了,每年有多少人進禪堂修行、打禪七,甚至為慶祝佛光山開山四十週年,多次舉辦七七四十九天的精進禪修會。各位能發心參禪,內心對禪就會有所體會,可謂「久坐必有禪」。當然,禪不在坐,也不在不坐,而打坐卻是幫助提升修道有力的方法,因為我們的心於生活動態中,還是容易攀緣執著,導致昏散掉舉,以致不容易受用佛法的真實義。

再者,我們每天為了要滿足這個色身,要吃這個,不吃那個;喜歡聽好話,不喜歡聽壞話。每天都在分別,都在愛、惡、取、捨,這樣的迷惑下去,就產生造作,造業就應受苦。

眾生因為一念無明、造作,被業力牽引到這個世間來,所幸的是我們有因緣聽聞佛法,就應珍惜這一期的生命用功修道,若是對形成生命的五蘊不了解,無法透視其無常、無我、苦、空,身心就難以自在,更別妄想要「度一切苦厄了」!因為對自己都不認識,又豈能斷煩惱、度眾生?如同醫生不懂得藥材的性質,治病的方法,如何能為生病的人治病?我們對佛法若能學有所成,就能做一個治療心病的良醫,救度需要幫助的眾生。

修行不離發願,我們應深切的憶念,佛菩薩「不忍眾生苦,不忍聖教衰」的慈悲情懷。並將自己每天參禪修行的功德,回向有情,以此策發內在的慈悲心。

這幾天的禪修,大家要把握因緣,雖然五蘊生命,處於無常、無我,虛妄不實,所謂「但有假名,全無實性」,但又不能不借助它來修道。因此,我們應珍惜人身,時時活在當下,禪觀五蘊無我,如此才能斷除我法二執。

諸位同參!大家能放下萬緣,參禪修道,實在難得!禪修不外乎學習正見和方法,有了正見,再發菩提心度一切眾生,廣學一切法,以菩提心修一切法門,所觀看的世界及一切的事物,也將會別有一番心境。

大家善護念,繼續用功!

回目錄